水战系统的核心在于船只选择与战术搭配。适合打架的船只需兼顾机动性、生存能力和输出效率,其中蒙冲、楼船和斗舰是主流选择。蒙冲主打高速突袭,适合爆发型阵容;楼船侧重防御与驻守,适合持久战;斗舰则平衡攻防,适配多数常规队伍。不同船型需结合武将水军适性、战法配置及战场需求灵活调整。
蒙冲的核心优势在于冲阵特效,可对目标发动一次额外攻击,尤其适合吕布、甘宁等高爆发武将。其20%移动速度加成能快速切入战场,但防御较弱,需搭配郭嘉、黄月英等辅助武将提供保护。若队伍以速攻为主,蒙冲能最大化先手优势,但需避免与高减伤队伍硬碰硬。铁骑驱驰或西凉铁骑可进一步强化其突进能力,而缺乏这些战法时可用当锋摧决替代。
楼船的定位更偏向防守,其水军适性提升一级特效能弥补蜀国、魏国武将的水战短板,尤其适合刘备、曹操等统帅型武将。楼船在驻守时额外获得10%减伤,配合暂避其锋、抚辑军民等战法可形成坚固防线。该船型适合层层推进的战术,尤其在争夺渡口或锚地时表现突出。但楼船输出能力有限,若队伍缺乏稳定伤害来源,可能陷入持久战劣势。
斗舰是泛用性最强的船型,兼具回风和缠斗两种特效。回风可在打平时恢复部分兵力,而缠斗能延长战斗回合数,适合依赖后期发力的阵容,如陆逊、司马懿等法系队伍。斗舰对水军适性要求较低,即使非吴国武将也能发挥不错的效果。若队伍以控制或持续输出为主,斗舰的稳定性优于蒙冲和楼船,但需避免被爆发型队伍快速击溃。
船只改装与水寨技术是提升战力的关键。蒙冲优先选择神行强化机动性,楼船推荐坚韧增加耐久,斗舰则适合善水提升适性。水军适性等级直接影响属性加成,可通过水上行动积累操练点提升。锚地作为水上据点,能为斗舰和楼船提供持续作战支持,而蒙冲队伍更依赖快速突袭,需优先破坏敌方锚地。
对抗爆发队时,楼船配合减伤战法更稳妥;面对慢速队伍,蒙冲可快速收割;若敌方多为中速均衡阵容,斗舰的综合性能更具优势。水战并非孤立系统,需与陆地战术联动,例如通过渡口封锁敌军或利用水陆夹击扩大战果。